西郊骨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杭州这位骨科医生有特殊异能,让紧张的 [复制链接]

1#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何丽娜通讯员于伟

上医院看病本是件令人十分紧张的事情,尤其是长时间的等候更是煎熬,医院骨伤科主任童培建的诊室里,总会时不时传出些欢声笑语,他究竟有什么“异能”可使愁眉不展的患者在看诊的几分钟内放松下来?

7月31日上午,一位中年女子拖着已几乎不能动弹的左腿走进诊室,“站也不是,坐也不是,躺也不行,我这左腿疼得人生无可恋。”还没落座,陈女士开口就是一通诉苦,她说自己今年45岁,富阳人,因为腿上的这个毛病现在连工作也不做了。且因为左腿长时间不用力,肌肉开始萎缩,肉眼看起来就要比右腿细许多。

童主任见状并没急着表态,先招呼她坐在离自己最近的凳子上,接着一张张拿出陈女士带来的片子仔细阅读。“伤了筋,伤了软骨,还伤了半月板,你的这个病叫‘悲伤三联征’。最近有受过伤吗?”他一边读片一边问诊,想从患者口中问出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半年前我在家里不小心滑了一跤,左腿当时有被扭到。”“我让她在家好好休养,她才休息两天就去上班了,结果没养好变成了这样。”还没等陈女士讲完,陪着来的丈夫就喷出一串关爱的抱怨,从两人的语气中可读出明显的后悔。

“过去的就别去想了,虽然这问题在运动医学里相对严重,但好在我们并不是没有办法。”说着,童主任拿起桌上的膝盖骨模型跟陈女士夫妇仔细解说起治疗方案来。

手术要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是用针线把损伤的韧带和半月板缝起来,第二步是软骨的修复,啃过猪骨头的都应该见过关节上有层白色透明的东西,那就是软骨,因为里面没有血管所以是这个颜色,也因此损伤后不能再生,所以修复软骨就得借助“外力”,到时候得抽一点你自己肚子里的脂肪,分离出其中的干细胞,再打进关节腔里营养软骨和半月板,最后再吃6周至3个月的中药,应该就能好了。

童主任一番通俗的解说让陈女士瞬间燃起了希望,双眼都开始发光,要求当即就办住院手续开始治疗。

在三言两语的治疗方案中,患者听到的是自己的未来,而一屋子跟着坐诊的学生们读到的是对老师无尽的钦佩。

“用干细胞治疗骨医院都不多,童老师已经做了20多年的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上发了论文,还获得了科技进步奖。”“我们老师虽然西医出生,但他很推崇中医,总跟我们说传统骨伤科里的中医药方法很神奇,他自己还专门去学中医,中西合璧,满足患者不同的需求。”

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下一位患者已走进诊室。80岁的吴奶奶左手上臂不小心摔骨折,因为年纪大了不想手术,童主任就给她用上了最传统的夹板,也没有用特殊的药,现在绑了50多天了来复诊,拆掉后老人家的手已能前后左右轻轻晃动,老太太特别满意。“骨头在慢慢长起来,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回去还不好乱动,再小心养养才能全好。”老太太离开时,他还不忘用杭州话叮嘱几句。

童主任的专家门诊按说限号20个,但每次都看到40来个,所以看病时诊室里“不速之客”不少。10点左右,一位女同事敲门进来,说是有急事得到外面聊两句,诊室里看了一半的患者立马一脸的不悦,很快嘴里絮絮叨叨抱怨起来。童主任回来后也察觉到了他的情绪,但用一句话就化解了其中的尴尬。“在家里由女人领导,在单位还得被女人领导,你能理解我的苦吧。”逗得全诊室的人笑了起来,当然也包括那位不高兴的男患者。

医生看病,治疗的不光是疾病本身,更得兼顾患病的人,对于不少医者来说,这是件比较难完成的事情。但在童主任的门诊里,却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没有刻意、做作,好像是在不经意间的闲聊中释放患者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有更好的心态与医生一起对抗疾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