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财经
本文来源:时代财经作者:李傲华
疫情带来的“倒闭潮”还没彻底过去,医院再次受到重创。
图片来源:医院
1月13日上午开盘后不久,民营医疗企业国际医学(.SZ)直线跌停封板。截至年第三季度末,国际医学普通股东户数已经超过14万户。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下午收盘,医院板块整体下跌2.05%。
国际医学的突然暴跌是因为西安卫健委的一纸公告。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今日发布公告,医院、医院给予警告,全市通报批评,并停业整顿3个月,期满整改合格后方能重新开诊。与此同时,医院的相关负责人给予免职或停职处理。
图片来源:西安卫健委
医院、西安国际医学中心正是此前引发
西安卫健委在公告当中表示:“医院、医院在本轮疫情中未能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彻落实到医疗救治工作中,责任意识单薄,未能履行救死扶伤职责,未落实首诊负责和急危重症患者抢救等医疗质量管理核心制度,导致延误急危患者抢救和诊治,引发社会舆论广泛
医院做出处罚决定前,西安卫健委主任刘顺智曾就孕妇流产事件在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公开鞠躬致歉。
而作为医院、医院的母公司,国际医学的股价在事件发酵后便一路下跌。从1月5日至今,国际医学的股价已经累计下跌超过25%,市值蒸发超过66亿元人民币。
国际医学原名陕解放,最初的主营业务是百货零售。年,国际医学全资收购医院有限公司,并于年全面剥离百货零售业务资产,全面转型医疗服务行业,成为A股市场上难得一见的以民营综合医疗为主业的标的。
被国际医学选作医疗医院来头不小。年医院开始筹建,年正式开诊。年医院获批成为中国第一家社医院。
在全面转型医疗赛道后,国际医学又相继筹医院和医院,形成了“一个集团+三大医疗院区”的架构。截至年底,医院总床位数已经余张。
此次停业整顿的医院医院对国际医学来说都意义非凡。
从业绩情况来看,国际医学转型之路并不顺利。在全面剥离百货零售业务后,年国际医学的营收为9.71亿元,同比缩水51.41%,净亏损4.04亿元,利润同比下滑.49%。年国际医学全年营收16.07亿元,净利润万元,但扣非后亏损6.48亿元。
医院是国际医学目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年半年报显示,医院的门诊量达到65万人次,医院门诊总量的60%以上,住院人数突破2.4万人次,占集团总住院人数的比例超过40%。医院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5.37亿元,净利润万元,是国际医学旗医院。
而医院则在年才开始接诊,设有肿瘤、骨科、妇科肿瘤、康复等11医院,最大床位达到张,医院,也是国际医学近年来重点打造的项目。虽然开业时间不长,医院年上半年的住院量已经赶超医院,达到2.7万人次,营业收入也达到7.17亿元,约占国际医学同期总营收的55%。
西安本轮疫情发生后,医院医院都是高新区的定点医疗机构。年12月30日,陕西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指示,医院除了作为隔离管控人员血液医院外,还增设为隔离管控人员消化道出血、主动脉夹层及心脏急诊手术、产妇分医院。医院则被指定为隔离管控医院。
根据西安卫健委安排,医院医院停诊后,就近指定西医院作为高新区群众就医的医院。高德地图显示,医院和医院与西医院的距离分别为4.3公里和18公里。
医院停诊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目前在院病人的安排等问题,时代财经在1月13日多次致电国际医学证券部,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值得一提的是,在孕妇院外等待2小时导致流产事件发生后,1月6日医院
图片来源:医院